原文章首发于知乎“如何系统地练字?”问题下,已更新完毕。为便于阅读,特搬运到专栏中。如有可取,望您能稍加移步到原答案点赞。
我之前曾经在一所211高校进行过系列的钢笔书法专题讲座,手头上也有之前的讲稿和相关的资料作为参考。那么,这个书法教程的第二讲,就用来将硬笔书法吧。
这个答案里面,对书法基础知识与入门练习方法都有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尽管这个答案是针对毛笔书法的,但里面有很多理论,对于硬笔书法而言也是共通的。各位不妨移步过去看一下,顺便帮忙点个赞吧。
跟很多朋友的认知相反的是,学习硬笔书法,并不比学习软笔书法简单。对于初学者而言,学习硬笔书法,其实更加需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更加强调书写者要得到书写方法上的指导。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训练的话,盲目临帖,通常收效甚微。
君不见,诸多终日提笔的朋友,写出来的字依然是章法凌乱不成体统的。这正是因为他们写字尚未得法,又把不恰当的书写方法重复重复再重复,最终无非是将不恰当的方法,固化成自己的书写陋习而已。
要知道,学习毛笔书法的初学者,仅仅需要掌握毛笔书写技法,就足以凭借大量的练习,来获得明显的进步了;但学习硬笔书法的初学者,因为已经带着旧有的认知和书写习惯进行学习了,往往需要花更多功夫进行训练,从而扭转一些不恰当的书写习惯,而远非简单临摹别人字帖就足以有所进境。所以接下来,我所讲的书写技法,也会较上一篇研究毛笔书法的文章更详细。
手指握笔的时候,为笔提供的仅仅是对笔管的压力,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这个压力仅仅影响手指对笔的最大静摩擦力。而笔的静摩擦力,只要与笔的重力和纸面对笔的弹力两者合力相互抵消就足够了。无论人怎么用力握笔,都不会影响这个竖直面的受力情况;反而会因为握笔过分用力,写起字来就会不够灵活、运笔艰难,写出来的字显得生硬而没有灵性。
握中性笔、签字笔等水笔的方法和握铅笔方法基本相同。但由于中性笔是通过液体毛细作用输运墨水到纸面的,比较容易写出笔画,所以握笔的力度可以变得更加轻。图中所提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及的第二点,食指两段弯曲,勿三段弯的说法可以忽略。
握钢笔的执笔方法和握铅笔的方法不同。其不同点在于,由于铅笔中性笔在书写时,对纸面的有效作用力是垂直于纸面的;而钢笔则是通过压迫笔尖的钢片,使笔尖发生形变,墨水从钢片间注入到纸上的。所以在钢笔书写过程中,有效的作用力应该是使钢片产生形变的力,而不是垂直于纸面的力。
在书法当中,无论是楷书,行书,抑或草书,都应当对笔画的轻重变化,给予高度的重视。缺乏轻重变化的这几种书体,必然难以具备足够的表现力,势必呆板而俗不可耐。
下图左边六字,“气力复何如也”,选自米芾《张季明贴》;右边六字,则依照原帖的间隔结构,以粗细相同的笔画写就。尽管右字结构依旧无懈可击,但字中的妙趣却荡然无存了。
楷书的笔画轻重,简而言之,则笔画的起落较重,行笔较轻,点则多为从轻入重,出锋从重转轻,但力度需贯通到底。轻重变化,起笔收笔都应交代清楚。
行书当中,为了书写连贯流畅,常将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折、挑)用牵丝的形式进行相互勾连。在书写的过程中,需注意基本笔画应较为粗壮,牵丝则应轻细。这样才能保证字形交代清楚,笔画主次分明。
初学者常的错误是会把牵丝写得跟基本笔画一般轻重,这样将会喧宾夺主,而且干扰字形的辨识,望慎之。
对初学者来说,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牵丝的目的,在于让相距较远的笔画取得联系,达到气韵贯通的艺术感受,讲究轻盈无滞障,所以务必以简明为要义,切忌繁复做作。
更具体的细节,将于之后在专栏“来,一块学写字! - 知乎专栏”中分点叙述。
当然,硬笔因自身属性所限,较毛笔而言,笔画粗细不易通过驻笔时间长短来改变,而笔画粗细轻重,主要是通过把笔摁到纸上的力度来决定的。
一般来说,根据书写工具的不同,硬笔书法的笔画粗细,介乎于0.25-2mm之间。由于笔画粗细的上限较难突破,所以要在硬笔书法当中表现轻重变化,还是应该让轻的笔画足够轻,才能通过对比,体现出效果。
上面所说的执笔方法,正是兼顾了书写过程的轻重变化与运笔的灵活控制。遵循上述的执笔法,多加练习,自能写出高质量的笔画。
笔画的质感,是由运笔时候的书写力度和书写速度决定的。若有练习过毛笔书法的朋友,需注意切莫生搬硬套毛笔书法的提按顿收。举个反例,朋友们自行体会,注意避免。
4 呼应如前所述,基本笔画中的粗细变化,体现于点画清晰,提按分明;笔与笔之间的粗细变化,构成了牵丝映带,轻重连绵。
传统书法中,高度重视书法作品的气脉相通、笔意连绵。要达到这种气脉相通的效果,最基础的做法就是运笔取势相互呼应。牵丝映带,正好可以使两个本无关联的笔画取得连接,使笔气得以延续,形成呼应。
行书草书当中,呼应体现得更为明显。除了上述的牵丝,使笔画间笔画间构成呼应关系的还有其它书写技法。常见的构成笔画间呼应的一般以下有三种书写技法:
在不影响字形的前提下,将收笔起笔处相近的笔画连在一起。如下图所示,“知”字首笔”撇“与第二笔”横“,以及倒数第二笔”横折“与末笔”横“,皆是通过笔连的形式连接起来的。这种写法,简洁明了。通过提按和转折关系区分两笔,通过相互连接的位置关系形成呼应。亦可简化起笔收笔步骤,增强字中的流动感。
牵丝主要为了勾联距离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较远的两个笔画,出现于前后笔画间,标识了运笔的路径。如前所述,牵丝需要做到的是轻细,保证两个基本笔画之间界限分明。如下图”知“字左部”矢“与右部”口“即是通过牵丝连接。
牵丝多由于行笔速度加快,前笔书尽,而未完全离纸即书写下一笔画所形成,多为自然生发。牵丝多,则显乱。初学者使用牵丝当注意有所节制,宜少不宜多。
意连指的是书写过程中,笔画之间的连接,没有直接体现在字上,但通过”意“和”势“相互连接了起来。最简单的意连方法,就是把本来可以用牵丝写就的地方,切断牵丝,只留下出锋和入笔,留点相互连接的意思。
如下图”知“字第二笔第三笔两个横画,便是用这种方法连接起来的。为便于理解,特用红笔标识笔势。
楷书中,意连出现得更多,但多以笔意相贯、结构趋就而成,基本不出现之前所说的切断牵丝的简单做法。如图中,”乎“字即为楷书。未能得其精要,只能揭示意连之诀一二。
呼应可以出现在字中两笔画之间,也可以出现在两个相连的字之间。如下图所示,左边的竖排书写的4个字是传统的书写方法;右边横写的字则是为了与之比较而出现的。
上图中,我用红色虚线标注了笔意。其中,左边竖写的四个字,分别通过牵丝和意连构成了呼应。但是右边横写的四个字,则出锋无所着落,入笔无所承接。
就单个字来看,大体的书写方向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末笔所处位置,绝大多数位于底部或右下角。在行书当中,竖写时,若末笔为撇或竖等适宜直接出锋的,笔锋放出后,便可顺势连接至下字之首画;若末笔为横或点等以顿笔作结的,写至最后,笔势如被压得最紧的弹簧,重重顿下,然后撤去这股势劲,笔锋便自然爽朗地往回出锋了,同样能自如顺畅地衔接下一个字。譬如上图中,”请“字的出锋便是一证。末笔为捺者,需作呼应时,常改为长点;末笔为钩者,可省略钩。
就此可以看出,因为汉字具有的天然特点,竖写的作品,常常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证字与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呼应。因此,传统书法中,都要求竖排从右到左书写。
(我特意强调这件事是因为标注的发音是错的,见“行气_”。)
意指书法作品中,一行字需以一气贯之。其基本要求有二:一则是在一行字当中,能拉出一条中轴线,保证轴线左右两边的视觉重量大致相等;一则是字与字间具有相互联系,不致各自为政,支零破碎。
行气的概念是从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出发提出的概念。这些从整体布局谋篇出发提出的书写要求被统称为章法。若是自己戏写数字,自是没什么章法的要求的。但在正规的书法创作中,则需遵守一些章法上基本的要求,以免贻笑大方的。
一般传统书法要求竖排从右到左书写,先有正文,后作落款,款字较正文略小。由于繁体字是自隋唐一路传承演进而来,有着一套成熟的书写技法和审美情趣,故传统书法以繁体字写就。个人认为,以简体字书写亦无不可,只是简体字出现未满百年,如何结字构型尚处于摸索阶段,可能会损失部分美感。而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其美学意义当是高于实用意义的。因此,即便用简体字写就书法作品无可非议,个人依旧不作推荐。而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切莫繁简混杂,以避免突兀之感。
6.字帖选择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硬笔书法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结构呆滞、字形呆板乏味、毫无美感的字帖也能大肆流行。新手未能了解书法的审美情趣,就贸贸然地闯进书店挑选字帖,实非上策。诚然,硬笔书法界中确实有值得尊敬的大师。但其实哪怕到了现在,相比于传统的毛笔书法而言,书法界关注硬笔书法的人士也是寥寥无几。近20年来,中性笔制造工艺发展迅猛,而在国内,更让人期待的钢笔制作技术却几乎没有任何突破。这个令人遗憾的事实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业内各方面对硬笔书法的轻视。同时,钢笔制作技术没有得到突破,也让传统的书法家认为,硬笔并未具备足够丰富的表现力,来帮助书家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因此,也没有更多的书法家愿意投入到硬笔书法的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硬笔书法的实用性远比毛笔书法要强,所以书法学习者群体中,硬笔书法学习者更多,同时对硬笔书法的兴趣也比毛笔书法的大。这个现象导致的就是,市面上存在有太多滥竽充数,粗制滥造的硬笔书法字帖出现。初学者要在这众多的劣质产品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素材,无异于沙中沥金。因此,我在这里并不推荐初学者直接去选择硬笔书法字帖进行入门练习;而更推荐的是,使用经历长时间多代书法家考验的古贴,直接临习古贴。如果有意练习楷书的话,可以考虑临摹《灵飞经》,即钟绍京《六甲灵飞经》。@董卓瑶已经介绍得很详细了,不再重复。如果对行书练习有兴趣的话,对初学者来说,比较推荐的还是笔画明朗,法度严整的行楷吧。所以在行书方面,我的推荐是陆柬之的《文赋》。在有哪些适合女生练字的字帖?这个问题下,我对临习《灵飞经》有一点经验的分享,如果有兴趣,不妨移步一看。祝诸位六六大顺!Daniel FC2014-06-06
PS:下一篇文章,将是《粉笔字书写初阶》。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会尝试顺带说清楚楷书的基本结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