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绍兴是一处文化高地,那么兰亭就是一座巍峨的高峰。因永和九年的那场文人雅集,因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因35届书法节的兰香墨韵。茂林修竹的兰亭,早已成为中国书法文化的符号,是中外书家心目中的圣地。也正是兰亭,曾在70年前见证了绍兴涅槃新生的重要时刻。
“1949年4月21日,人民百万雄师横渡长江,23日解放南京,之后便以排山倒海之势进军江南。”市委史研究室有关专家说,为配合南下大军,5月5日,浙东临委、浙东第二游击纵队在诸暨枫桥召开大会,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解放诸暨,另一路向绍兴挺进。
《中国绍兴历史》记载,5月6日,浙东第二游击纵队司令部及直属三支队等700余人,在司令员马青、政委顾德欢等率领下,向绍兴县城行进。中午,部队在绍兴县兰亭短暂休整。
“战士们靠树而坐,没有惊动当地百姓,吃的是自带的炒米饭,渴了就喝路边溪沟里的水。”91岁的夏脱粟老人把部队在兰亭短暂休整的那一幕娓娓道来,那时他21岁,作为浙东第二游击纵队的机要员,亲历了解放绍兴的过程。“照片里的这个人是浙东第二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诸敏,当时全军上下军心振奋,士气高昂,抱定了必胜的信念,所以吃饭时大家有说有笑,比较放松。”夏脱粟说,其实解放绍兴前夕,绍兴各地方组织和革命武装力量已经壮大起来,部队节节败退,战争胜负已没有任何悬念。
当晚,部队在离绍兴城10公里的坡塘宿营。5月7日上午,得知绍兴城内驻军已往宁波方向逃窜,部队立即向绍兴县城进军。下午3时,先占领了南门,很快占领了府山、塔山,把红旗插上山顶。绍兴城由此解放。
出绍兴偏门,沿着当年浙东纵队从枫桥来绍兴的这条山行驶5公里,就到了柯桥区兰亭街道。经环境提升后,山两侧绿化高低错落,小品驿站别致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兰亭工业经济迅速崛起,形成纺织、机械配件、新材料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结构,先后获得“绍兴市经济强镇”“浙江省百强乡镇”“全国千强镇”等称号。
在这片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4A级兰亭风景区、国家级文保单位兰亭、阳明墓、印山越国王陵、徐渭墓等多处文化宝藏。近年来,兰亭街道不断擦亮文化金名片,找准发展突破口,扩大兰亭影响力。
利用书法圣地独一无二的优势,每年暮春之际,绍兴都会在这里举办兰亭书法节盛事,已经持续了35年。“35年来,兰亭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前来瞻仰、学习、交流,兰亭更以主动之姿走出国门开展书艺交流,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纽带。”兰亭景区主任、兰亭书法博物馆馆长汤晓蕾认为,这是兰亭不断重塑文化自信、优化文化生态的具体行动。
不止于此,兰亭街道将越国文化、兰亭文化、阳明文化与文旅产业、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等融合起来,收获了更多惊喜。
记者日前走进谢家坞村,只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村里建起400余亩四季鲜果园,种植了蓝莓、桃子、樱桃等水果,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采摘。在兰亭,这样的美丽乡村正越来越多。
“文化资源丰富的兰亭,一直在探索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如今又赶上了文旅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兰亭街道工委书记邵世昉告诉记者,上个月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正式成立,将重点培育文化创意、休闲旅游、都市工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健康养生度假等五大产业,兰亭朝着国家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又迈出了一大步。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