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工具,即“笔、墨、纸、砚”,也称“文房四宝”。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也强调“书贵纸笔调和,若纸不称,虽能书亦不善也。譬之快马行泥滓中,其能善乎”。显然书写工具是必湏讲究的,否则会书法临习的基本内容是书写技法、书法形象作品精神。
书法临习应先动脑后动手,未临摹之前,先要理解,这就需要读帖。读帖就是体会范帖的神韵,认识范帖,分析它的写法,掌握它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廓填法:也叫双勾填墨法。就是把透明的书写纸覆在范帖上,用硬笔沿字点画的外沿精确勾画,然后照空心字描摹。廓填法的好处是在勾勒过程中能加深对范帖点画形态的认识。
丰肌法:就是把透明纸覆在范帖上,用硬笔在字的点画中线上勾画,然后看着字帖沿单线)临帖
临帖就是把字帖放在一边,凭观察、理解和记忆书写。常用的临写形式有四种。
对临法:反范帖放在眼前对照着写,可以写得与范字一样大,也可以放大或缩小。
创临法:运用对范帖点画、结体、篇章和风格的认识、书写范帖上没有的字,或联字成文,创作作品。
字帖应放置于书案左上方。砚台放在右上方,练习用纸正对自己,不能歪斜,书写时纸可上下左右移动。 墨不可蘸得太饱,养成完后再蘸的习惯,不能写一笔就蘸墨。
书法格式为从上到下竖写,先右后左。 每天的临帖时间应保证半小时以上,至少应写三十字,节假日也不要间断。如欲在书法上有所成就,这点时间是很不够的。
初学可参照点画运笔动作图示,但千万注意这只是为初学方便而提供的图示。事实上点画的运笔都是一气呵成的,决不是简单的机械动作的重复。因此,临写点画既不能信手涂雅,也不能像木偶一样动作僵化。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临习中逐渐领悟笔法,否则一旦形成不良习惯,纠正起来就不容易了。
字的结构要经过长时间临习才能掌据。应先看清楚字再下笔,尽量养成看一个字写一个字的习惯,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要注意第一笔起笔的位置。初学只要能把字工整地写在格子中间就算达到目的了。
米字格是供临习书法的界格纸,临习时对照范本字形,掌握点画位置,充分利用米字格,能帮助我们尽快掌握字的结构安排,为过渡到“背临”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指执笔,靠腕、肘和臂的运动,使笔锋着纸而出现各种点画,叫做用笔。用笔的过程,可分为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阶段。起笔、收笔有“藏、露、方、圆、转、折”等的分别,行笔有中锋、侧锋两种方法;整个运动过程提按交替、抑扬顿挫,富于节奏。由于用笔方法的不同,笔画有方有圆,或方圆兼备。用笔是关系到书法线条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也是书法最根本的要素。掌握了用笔方法,才能写出到位的笔画,然后构成优秀的书法作品。
用笔方法,是人们从无数次的书法实践中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懂得了用笔方法,然后在临帖和日常书写时依次类推,身体力行地进行这些技法的投入训练,自然会达到融洽、熟能生巧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