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 开云Kaiyun 开云采菊东篱般清新的水墨画,兰生幽谷般清逸的写意画,金蕊泛霞般华丽的重彩画……一幅幅意境高雅的中国画陈列在太和县美术馆内,给参观者带来一场浩大的视觉盛宴。太和县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几十年来始终坚持作画,为太和县的书画事业贡献力量,为中国画的传承发展注入生机。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位来自厦门的老书画家罗丹来到太和县,与当地的书画爱好者进行交流学习,罗丹老师的作品对我们当时的一些书画爱好者产生了极大的触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太和县美术馆馆长孙磊向来自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实践队员们说道,“也算是一个契机吧,从那个时候起,太和的书画开始从业余走向专业。太和县书画爱好者人群,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发展壮大。”
7月1日,太和县美术馆正在举行一场画展,一位八九岁的小女孩正在家长的陪同下欣赏山水画。实践队员们通过聊天了解到小女孩正在学习工笔画,望着展馆内一幅幅山水画,小女孩两只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眼神中充满了对画画的喜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政府注意到了县人民对书画浓厚的兴趣,出台了相应的帮扶政策。”太和县文联主席张鸿申说,“一幅作品如果到全国参展,政府会奖励作者5000元,如果获奖就奖励10000元。太和县的书画能有今天的规模和成果,离不开县政府和县人民的共同努力。”
从风气引导到组织展览,从加大宣传到鼓励办班,从资金奖励到政策扶持,太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培养当地人民的艺术修养。2020年,太和县斥资新建的六馆两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其中恢宏大气的太和县美术馆尤为醒目。
在太和县委、县政府和众多书画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安徽省太和县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太和县不负其名,相继孕育出40位中书协会员和22位中美协会员,成为一片墨香浓郁的沃土。
“我小时候学的是工艺美术,到大学时期开始接触中国画。”在孙磊的办公室里,他一边向实践队员介绍,一边完善墙上未完成的山水画。只见他的画桌上摆放着许多颜料盘和各种颜料,满墙的书画作品令实践队员们叹为观止。
“一般在创作前,我都会到山里住几天,只有亲身感受了大自然,我的脑海里才会印上山水的模样,才更有助于我创作。”亲近大自然,体验中国传统文人的隐逸之感,领会古人所称道的禅意之境,孙磊便是从中汲取灵感,获得启发。
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林钊向实践队员说道:“山水画创作就是脑海里对大自然现有丰富元素的认识,用自己所学和掌握的各种绘画理念呈现出来。写生并不是照抄照搬大自然,而要加上自己的感悟,注入思想灵魂,让画作鲜活起来。”
采访最后,孙磊感慨道:“现在的年轻人真幸福,通讯发达,媒介交融,连颜料都从最初的基础十二色到现在的上百种颜色,极大地方便了绘画与创作。”
正因为有许许多多热爱和坚守创作的书画家,太和的书画事业才能在代代相传中经久不衰。太和县的书画文化也将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手中历久弥新,书画传承薪火相传,以“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之名挥毫落满太和韵味,笔舞丹青绘就艺术蓝图!(王孙貊骊韩敏龚小羽 鲍申玏史文林)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