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画中的“题跋”起源较早。题跋不但丰富和调节了画面结构,更使原作增添了形式感和情趣感,可谓中国书画艺术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济南市博物馆收藏一件明代顾懿德《山水图》轴,为上世纪60年代购于济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blank>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南市文物店。此图不但可称顾懿德精品之作,更在画心右上方留存其好友董其昌、陈继儒的题跋评语,是一件集明代三位大家绘画、书法墨迹于一体的馆藏一级文物。同时在画作的诗塘和两侧裱边还有清代山东钱学家、鉴赏家、金石家李佐贤,清代著名词人符兆纶和清代书画家陈偕灿等对该作的鉴赏评句,实为难得。原画作与明清时期五位名家题跋相映相衬,细研之,奇趣陡生。
董其昌作为顾懿德的师兄与陈继儒同是明代大家,并在书画理论和技法上趣味相投,又同为顾懿德《山水图》作题,从中能看出三人的友情非常深厚。明代后期,无论山水、人物、花卉各种画科,都有新的变化,各有不同<a href="http://lmgsx.com" target="_blank" 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href=http://lmgsx.com target=_blank>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的风格,派系纷繁。就山水画而言,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华亭派”影响最大,他倡导所谓“文人画”和“南北宗”的论说,左右着当时的画坛,成为明代山水画的主流。董其昌对在书画中作跋是有一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套个人见解的,他认为画上题跋的内容不必与画相符,画是画的内容,题跋是题跋的内容,可各自成立。又比如,在一幅花鸟画上题山水诗,或题一句有哲理的联语,他也觉得未尝不可。
两件艺术品在一幅画上,不必相联,因为人的感情在不断变化。比如刚才画山水,山水画完了,又感慨人生,于是把感慨人生的诗题画之上,既可以看山水画,又可以看感慨人生的诗句。但最好是题跋内容与画相联系,画之不足,以诗补之。因为画表达人的感情和胸怀,毕竟是有限的,用诗文加以阐发也就更好。董其昌的追随者甚多,直至整个清代,几乎是南方派的一统天下。陈继儒作为“华亭派”代表,与董其昌的画风相近,两人又都以书画著名,在当时被并称为“董陈”。